您现在的位置:葱头小窝 >> 微论 音乐 >> 帖子正文
主题: 流行音乐如何紧跟时代的节奏/陈小奇 2020-03-01 【阅读: 】 【回复:0 条】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 楼 主
  • 用户名:ga
  • 用户组:初出茅庐
  • 性 别:保密
  • 信 息:165篇
  • 登 录:127次
  • 我是搞创作的,不是搞理论的。流行音乐是市场化的音乐,基本上没有人能够真正沉下心做流行音乐的理论研究,虽然这几年高校里有一些老师在做流行音乐研究,但这些研究多是侧重纯音乐形态的研究,流行音乐其实并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音乐形态,只有把流行音乐同社会学、哲学、美学协同研究,才能真正了解流行音乐。

    一、流行音乐何以涌动在改革潮头?

    中国现代流行音乐产生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发展历程中间断了二十几年,直到改革开放,流行音乐才重新进入中国。我长期在广东生活,整个改革开放的进程我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流行音乐不像其他音乐形态存在渐变的过程,它几乎是完全横向移植的,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便风靡全国。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产生,而如今欣赏流行音乐已然成为人民大众的一种生活方式。

    说起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源地,必须跟大家谈一谈岭南文化。广东改革开放的文化支撑就是岭南文化。岭南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前只是属于民俗层面的一种文化,我们现在所说的岭南文化是近代以来的岭南文化。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睁眼看世界,岭南文化真正成为了一种特点鲜明的地域文化。统揽中华文明,存在两种文化,一是定居文化,一是迁徙文化。定居文化是农业文明的常态,迁徙文化是游牧文明乃至后来的海洋文明的常态。广东三大民系分别是广府民系、潮汕民系、客家民系,除了广府民系有较多的本地血统以外,其他民系基本都是从中原迁徙过来的,广府民系最早,其次是潮汕民系,再次是客家民系。那么迁徙文化带来了什么呢?因为他们接触的不是熟人社会,他们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养成与生人沟通、与不同的社会族群相处、与不同文化相融合的习惯。另外,他们必须保持严谨的契约精神,如果没有契约精神,是无法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站稳脚跟的。一百多年来三大民系几百万男儿漂洋过海到了美国、东南亚、欧洲等地,这些人和广东内地的人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故而使岭南文化天生具备了独特的海洋文明开放的特质,不像一般的民族音乐,广东音乐听起来特别洋气,为什么?岭南文化所体现出的开放兼容、敢为天下先的特点对岭南的近当代文化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广东粤剧是最为包容的,粤剧最早使用小提琴、萨克斯,很多国外的旋律最终都成为了粤剧曲牌,比如美国民歌《苏姗娜》,被粤剧界的创作者填词以后变成了粤剧的一首曲牌。岭南画派也是吸收了西洋画法的要素。“开放、变革、创新、契约”,都在岭南文化里面存在着,这些文化精神深刻影响着岭南地区改革开放的进程。广东的流行音乐是伴随着思想解放运动、市场经济大潮以及个体户的出现而产生,一开始就呈现出与时代紧密相连的勃勃生机。由于广东出名的民歌并不多,其中客家的山歌、广府民系的咸水歌、沿海一带的渔歌,在国内的影响力都微乎其微,所以广东的流行音乐要发展就必须要借鉴世界各地的流行音乐,包括港台的流行音乐,也包括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一开始就需要秉持开放与兼收并蓄的胸怀、以拿来主义的心态进行创作。流行音乐本身兼有都市性和商业性,加之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创作的流行歌曲曲调朗朗上口,这些作品的出现,使广东成为了中国南北两大流行音乐创作制作基地之一,并直接推进了都市化唱片工业的形成与发展。

    流行音乐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化产业,虽然那时候没有文化产业这一提法。为什么说它是文化产业呢?因为它直接面对市场,完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1978年,广州已经出现了上百家音乐茶座,为什么会出现音乐茶座?因为当时有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外宾来了以后晚上安排些什么活动成了难题。当时电视也不普及,所以开放了音乐茶座。中国人一开始是进不去的,只有外宾拿着兑换券才能进去。音乐茶座里有歌手和乐队的演唱和演奏,这是大陆最早的现场音乐。1979年太平洋影音公司成立,这是跨时代的大事件。太平洋影音公司刚成立的时候制作盒带,是想卖到香港去的。我记得朱逢博的专辑到了香港无人问津,因为香港人听不惯,她唱的不是纯粹的流行音乐。最后太平洋影音公司没办法,只能申请在国内销售,却一下子在大陆打开了市场,铺天盖地,如同洪水猛兽汹涌而来。那时候没有支票,也不能转账,人们都是拿着现金一麻袋一麻袋地到太平洋影音公司抢购。中国第一代歌星就是通过音像公司的盒带迈向全国。1985年广州市文化局牵头举办了第一个流行音乐大赛——“红棉杯新人新歌新风创作演唱大赛”,第一次提出了十大歌星和十大金曲这个概念。那时候广东已经不乏原创歌曲,尽管如此,1985年的这次大赛参赛的所有歌手都必须演唱原创作品。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到今天,已经四十多年了。这四十多年里,真正属于唱片业的黄金时期只有20年。从1979年太平洋音乐公司成立到1999年期间,音乐的物质承载形式由磁带变为CD。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这个趋势慢慢减弱,取而代之的是网络音乐。这让很多音乐人深恶痛绝,因为网络音乐时代的开启,颠覆了原有唱片市场的模式,让音乐人一下子无所适从,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办了。原来我们制作歌手是深耕细作,现在是广种薄收,因为量大,谁都可以制作,完全依靠粉丝经济去支撑。以前唱片公司至少还有人把关,由编辑选择优秀的作品送给大家。网络音乐制作没有把关人,谁都可以写,可以随意推上网络平台,一年几十万首,甚至上百万首。网络音乐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我把它定位为都市原生态歌曲。因为是全民创作,里面一定有很多不好的东西,当然肯定也有好的东西,这是一座金字塔,有塔基也有塔尖。现在的问题在于快餐文化时代优秀的作品在网络中如何被发现。活跃在网络上的人,没有几个能够沉下心来制作修改的,大多是差不多了推出去再说,不行再换一首,很多人是这种心态。这对整个乐坛的发展很不利,但是存在有其合理性,我们目前还没有理由排斥它。更重要的一点是音乐的话语权掌握在谁手里?现在是“00后”的天下了,他们有自己的审美价值观,更追求感官上的东西,追求情感上的宣泄。他们会在网上刷流量,发布他们的爱好等。我碰到很多的朋友,包括中年人的朋友,都在抱怨说,现在好听的歌越来越少了。我说不是好听的歌越来越少了,而是好听的歌都被埋没了,中年人在网络上属于不活跃群体,没有话语权。我总相信好的作品慢慢会被人发现,只是需要更长的时间而已。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已经四十多年了,前20年是唱片工业时代,后20年是网络音乐时代,统计学认为一个行业的黄金时期平均值为20年,那么,再过20年是什么时代?我想必然是人工智能的音乐时代。现在很多公司都在开发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又是一种颠覆,相比此前,人工智能的颠覆将会更大,更加惨痛。因为不仅是音乐,其他的艺术形态,书法绘画都将受到极大的冲击。人工智能可以让所有人都成为词曲作家,在电脑上输入几个关键字,便会生成一段歌词。作曲更简单,更容易。旋律出来了,和声、配器就都出来了,根据数据库里的大量素材,会出现十几个版本以备挑选,你可以修改成你的作品,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名字写上去,说是自己的作品,这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可能性。所以以后有人说自己是词曲作家,可以相信,也可以不相信,因为很可能是在人工智能里弄出来的。稍微有点音乐常识的人,都可以成为词曲作家,因为编曲可以用人工智能来完成,但是作品的个性化肯定不突出。我相信这些很快就可以做到,只不过歌词与旋律音乐之间的融合目前还没有解决,是因为旋律和歌词都有调高问题。比如,普通话有四个声调,客家话有七个声调,潮汕话有八个声调,广州话有九个声调,声调之间的组合变化,电脑目前还没能解决。这是整个音乐产业发展上的基本判断,我觉得这个判断肯定是准确的。

    二、何为流行音乐价值观?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价值观是什么?是创作适合大众需求和时代需求的健康的流行音乐。适合大众需求、适合时代需求,是全世界任何一个艺术形态必须面对的问题,跟不上时代的需求,跟不上大众的需求,这个艺术形态一定是缺少生命力的。至于“健康”,那就是中国的国情需要了。中国流行音乐刚出现的时候,曾被视为靡靡之音,所以唱片公司特别谨慎。大学毕业以后我在中唱广州公司当编辑,业余时间也开始填词,当时很多歌曲在录制出版时必须重新填词,里面出现痛苦、悲伤、惆怅、孤独等类似的字眼儿都不能出版。所以当时我们经常改词,印象最深的是当时改了一首罗大佑的《是否》。当时我舍不得改,我说这词挺好的,干吗改呢?只因为里面有“情到深处人孤独”这句话,“孤独”不行。实在没办法就改了一个字,叫“情到深处不孤独”,没有办法只能这么改,这是当时的时代需求。为了出版,为了求生存,我们只能这么做。整个创作方面也是这样,我们一直在寻求一种让各方都能够接受的创作方式。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如何让我们的作品呈现出健康的状态和较高的文化品位。正因为如此,广东地区才产生了一大批被社会各界认可的优秀作品,也为广东流行音乐的顺利发展赢得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这也是这几十年广东政府层面在流行音乐方面,能表现出极为开明、宽容的态度的重要原因。据我所知,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了,还有很多人把流行音乐当成一种很无聊的低俗的东西。实际上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并没有什么不一样,都是一种音乐形态。流行音乐可以写成高格调的东西,也可以写成低俗的东西,只是音乐的表现方式不同而已。流行音乐的使命就是要面向草根大众,面向普通百姓。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希望体现这个时代大潮里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以及每个个体独特的生活体验,所以流行音乐注重的是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对个性化的追求。古典音乐也好,民族音乐也好,台上都是有固定着装风格的,唯有流行音乐,在发型、服装、表演风格上都追求强烈的个性化。流行音乐的演唱方法是自然发声体系,和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经过训练的声音不一样,流行音乐要求发出最自然的声音,强调的是声音的磁性和质感,强调个人声音的辨识度。为了这一特点,需要创造更多的个性风格,而个性则是流行音乐价值之所在。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伴随着五四的新文化运动,古典音乐传进来了,流行音乐也被带进来了。当时的上海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有很多优秀的歌星,如周璇等。歌曲《玫瑰玫瑰我爱你》传到美国被一个美国人翻唱之后,排名在当时的美国流行音乐排行榜前列,这在中国流行音乐史上还是无法超越的一件事,当时上海流行音乐已经做到了。改革开放之后,以人为本、强调个体生命价值、尊重个性风格的流行音乐重新回流到大陆,中国当代的流行音乐顺利的发展起来。

    广东流行音乐从一开始就紧密地关注着当下,关注着社会的变迁,关注着大众的心态与审美的变化,从寻根文化、打工文化、出门人文化到草根文化、网络文化,以一种通俗而不庸俗的手法,展现了这个时代的足迹,表现了普通人的情感需求,我想,这就是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使命感和价值观之所在。

    三、什么是流行音乐经典作品?

    创作风格是没有办法模仿的,审美趣味和知识结构会决定作品的风格。我也曾经想写一些网络音乐,但我写不出那种状态,写出来的作品不是我想要的。我是学中文出身的,后来写现代诗、朦胧诗,当年好歹是广东几个青年诗人之一,后来我不再写诗了,写歌词了,为什么?写诗想发表太难,稿费太低。但写诗的过程中,构建了我个人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决定了我个人的审美追求,所有的创作都是按照自己内心的内在逻辑、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经验积累和审美趣味去完成的。所以,听从自己内心的审美召唤,找到属于自己的语感和语境,才能够真正形成自己的风格。

    我提倡为创作经典而创作,这是创作态度问题,也是个人创作追求的问题。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写出来的每首作品都成为经典,谁也做不到。经典是什么?能成为经典的条件是什么?我觉得至少有三个条件,第一,必须能够代表当时时代的最高艺术水准;第二,必须广泛流行,从来不会有不曾被大众广泛接受过的经典,一个作品,谁都没有听过,谁都没有看过,你说它是个经典,谁也不会信你;第三,必须是流传过十年以上的作品,只流行过几年的作品哪怕再火也是不可能称作经典的,必须经过时间的检验。经典是可遇不可求的,但这不能成为我们放弃追求为经典而创作的理由。

    一个作者最怕的就是没有判断力,眼高手低根本不可怕,至少是眼高的。如果眼低的话,手是高不起来的。所以我一直跟搞创作的朋友说,要培养自己的判断力。你必须知道你写的东西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如果你连这个都不明白,肯定不行。我见过很多人写的作品,他自己特别满意,我却一点感觉没有。我想是我错了?还是他错了?是我的审美判断出问题了?还是他的审美判断出问题了?再找几个朋友听听看,大家听了都说太难听了,既然大多数人认为你这个作品不行,说明创作者自身的审美判断出现问题了。一个人假如自己判断不了写出来的作品是不是能够被大众接受,你再怎么写,也没有任何用处,也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词曲作家。每个人都要有审美的判断力,有了判断力才能写出真正的优秀的作品。

    作品有时候和流行的关系并不完全是相关的。有些作品很好但流行不起来,有些作品不怎么样,却流行起来,这是常有的事情。我一直跟大家说,歌曲和人一样是有生命的,有些歌曲这个人唱不出感觉,另外一个人却唱出来了。像《涛声依旧》是毛宁唱火的,但首唱并不是毛宁。还有很多例子,孙悦的《祝你平安》,原来是那英唱的,但孙悦把这首歌唱火了,只能说这首歌更适合孙悦,与歌手歌唱水平没关系。另外,作品被推出的时间节点也特别重要,必须是当下时代审美需要的好作品。歌曲《小芳》大家都很熟悉,当时几家发行公司都说歌曲太土,最后找到我们,我们觉得这个作品很有个性,而且是朴素的民谣风格,有些怀旧,又是知青的题材,知青当时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那些人越来越活跃,很可能符合当时的市场需要。我们预感到这个作品有可能火,我觉得这是很好的时间节点。唱片市场挑选歌曲要比市场提前半步,慢了不行,走太快也不行,必须选择一个最恰到好处的时间段推出来。我们跟公司立下了军令状,把这个盒带出版了,发行量一百多万,到后来翻版带盗版至少三五百万,这只是保守估计,100万盒在当时已经是非常可观的发行量了。那时候盗版很厉害,现在盗版没有了,不是我们反盗版成功了,而是盗版被网络音乐击倒了。选择歌曲推广的时机,必须考虑市场、社会的需求。任何歌曲都必须符合当下的社会思潮和审美趣味,这才有流行的可能。

    任何时代都需要精品,但精品的出现需要抱负,需要担当,需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省。就我个人的创作来说,即便是到了网络时代,还是希望自己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坚持写自己喜欢的符合自己审美的作品,哪怕暂时不流行。很多流行歌曲也并不是刚写出来的时候就流行的,可能过了好多年才流行起来。我写的《涛声依旧》,一点也不热闹,有点惆怅忧伤,放在央视春晚上和其他节目不一样,特别突出,所以它一下就火了,但这也是在创作完成后好几年的事了。2000年我写完了《高原红》,这个作品一直到了2005年、2006年才流行,所以歌曲会有积淀期,积淀期长短看机遇和运气。李春波的《小芳》一经推出就火了,而且火了很久,这种情况不是很多,大部分是需要一段时间,但往往积淀期长的歌曲一经爆发反而生命力会更强。作为作者真的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如果整天想着要以卖歌为生,太过功利的话,恐怕很难写出真正的好作品。如果只是把它当作一种爱好,或者一种兴趣,认真一点,淡然一点,可能整个人的创作状态会好很多。

    本文系作者在“2019年全国文联研究部门工作会”上的授课,本刊编辑根据录音做了文字整理,发表时有删节,已经作者本人审定。



    2020-03-01 20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