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葱头小窝 >> 微论 音乐 >> 帖子正文
主题: 乐·影系列:在语言的尽头 2020-03-01 【阅读: 】 【回复:0 条】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 楼 主
  • 用户名:ga
  • 用户组:初出茅庐
  • 性 别:保密
  • 信 息:165篇
  • 登 录:127次
  • “母女关系”是不少电影都乐意探讨的主题,近到去年夏天上映的小众佳作《柔情史》,以及两年前得到奥斯卡提名的《伯德小姐》,再向前追溯,则可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那部《秋日奏鸣曲》。瑞典著名导演伯格曼与好莱坞知名女星英格利·褒曼借该片互相成就,也帮助观者从这一段复杂纠结的母女故事中读出孤独,读出挣扎,以及不可逆也无从解的宿命。

    事缘一对性情与阅历相去甚远的母女在长达七年拒绝沟通之后,因为生活中的变动而重聚。两人尝试和睦相处,不过往昔经历每每如同鬼魅一般缠绕在两人之间。身为钢琴家的母亲夏洛特性格太过强势,女儿伊娃却生来隐忍内向,如是互补性格或许可以成就一对彼此唱和的情侣,却难以滋养母亲与女儿的关系。片中,两人对于爱、生活和家庭的种种矛盾,借由肖邦第二钢琴前奏曲而淋漓呈现出来。

    影片中母女共奏一曲的段落让人印象深刻。女儿奏出的这首a小调前奏曲是柔缓的、犹疑的,与她谨慎内敛的性情互为映照;而母亲在演奏同一首曲目的时候,却表现出十足的力量与自信,乐音间听得出秋风萧索以及深沉苍茫的景状。通常,影片中出现双人合奏的段落通常发生在亲人、爱侣与师生之间,总会暗示出某种“琴瑟和鸣”的意味,而在《秋日奏鸣曲》中,导演偏偏反其道而行,没有安排母女二人合奏,而是借由两人一前一后的独奏以呈现这段关系中的别扭、抗衡与纠葛。忘记是哪位名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语言的尽头,是音乐出现的地方。”《秋日奏鸣曲》固然希望以影像和对白讲述不融洽的母女关系如何影响夏洛特与伊娃两人面对各自生活的态度,但片中两位主角之间全部的误解、漠视乃至争吵,都不及演奏肖邦钢琴前奏曲时来得恣肆与决绝。似乎一直想说却说不出口的话,都在那些音符中了。

    肖邦一生中共写下二十四首前奏曲,每首以不同调式写成,都是短小精巧的模样,既各自独立,合起来又宛若一个整体。出现在影片中的是第二首,以忧伤的a小调写成。开篇初,左手以重复摆动的下行音铺排出一片迷蒙晦暗的氛围,右手声部稍后出场,以单音奏出绵长的旋律线,依旧是哀怨伤感的语气。在音乐史学者塔若斯金(Richard Taruskin)看来,肖邦笔下的这些前奏曲虽说短小,却极富变化,起承转合兼具,且不乏张力。肖邦之前,前奏曲这一曲式通常被认为是某种点缀或附属物,充其量只是正式演奏之前的暖场曲。而这位波兰作曲家借由这二十四首作品为这一曲式赋予新意:它们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装点,而能够独立成章,被作曲家赋予表意或抒情的功能。

    在我看来,肖邦这些前奏曲,每首都像一幅画,有浓有淡,有丰沛热烈也有留白。出现在伯格曼该片中的第二前奏曲,并非只是渲染氛围或抒发情绪的背景音乐,而是直接介入影片叙事中,成为母女间关系的征象与隐喻。该曲调式虽说标示为a小调,旋律行进间却不停变调,将听者推入一重迂回难解的情境中,正如影片透出的深沉晦涩基调。片中的母女关系不断激化又不断落入沉寂,其间的起落曲折与肖邦这首若即若离、欲言又止的前奏曲相对照,又何其相似。



    2020-03-01 2020-03-01